转型升级,让产业与环境“友好”发展
泰州被列入全省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市,这既是机遇也是考验。怎样写出转型升级的满意答卷?适应新常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发展,靠产业结构调整之手调“绿”调优。而这,也为泰州生态文明建设添上浓重一笔。
2014年10月24日,中国医药城13个成熟的产业化项目在园区举行集中开工仪式。集中开工,意味着作为我国首家国家级医药高新区,泰州医药高新区已逐步形成高优医药产业集聚发展的良好态势。目前区内共引进421家国内外医药企业,包括阿斯利康、勃林格殷格翰等8家世界500强药企成功落户。如今,泰州正深入实施转型升级“双百”工程和“新兴产业双倍增计划”,全力打造具有泰州特色的“1+3+N”产业体系。在集聚中加快结构调整,在结构调整中提质增效,成为泰州产业发展的主旋律。
破解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对立的“魔咒”,泰州州正在践行自己的一个又一个“良方”。
高效农业,现代生态农业体系,成为农业发展的热词。全市高效设施农业面积达3.22万公顷,规模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区79个,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77%。在姜堰,稻田纵横,良田沃土,清水环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的硕果累累,勾画出全省唯一的国家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地区的新貌。而这,仅是泰州积极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一帧缩影。
后劲十足的现代服务业,绽放出别样的精彩。泰州医药科技创业园、泰州城北物流园区、姜堰高新技术创业中心等8家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其中4家进入百亿级行列。这源于大力实施的服务业提速升级“四大工程”。而旅游业更是泰州现代服务业的点睛之处——溱湖风景区入选首批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凤城河风景区成为全省首个国家级城市中央休闲区,兴化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市共建成国家4A级以上风景区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