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江苏:要金山银山 更要绿水青山
市场动态

江苏:要金山银山 更要绿水青山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作者: 日期: 2014/5/4 11:46:43
苏州大学副校长熊思东,南京师范大学校长、党委书记宋永忠等来自高校的委员建议,推动绿色转型发展,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作用,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贡献率……

中国园林网5月4日消息:4月15日至16日,省政协在盐城举行驻苏全国政协委员座谈会,18名驻苏全国政协委员围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积极建言献策。这次会议是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主席张连珍亲自倡导和组织进行的,也是省政协在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前,连续第12次召开的驻苏全国政协委员座谈会。大家在发言中认为,省委、省政府历来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持续加强绿色江苏和生态省建设,并取得了积极成效。我们要切实履行职责,协助省委、省政府把江苏率先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成经济发达与生态宜居协调融合、都市风貌与田园风光相映生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着力推动绿色转型发展

“离开环保谈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离开经济发展谈环保是缘木求鱼”,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张凤阳委员认为,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经济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委员们指出,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下决心化解产能过剩,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同时,坚持创新驱动,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企业清洁生产,实施低碳示范项目,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实现资源利用的“减量化、再利用、再资源化、去害化”。苏州市光华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华委员在谈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时说,从源头上缓解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最关键的是努力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加快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既为环境减负又使生态增值。江苏宜兴精陶集团总工艺师徐安碧委员建议,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到节能环保领域,加紧突破节能新技术,大力开发环保新产品,促进环保产业扩大规模、提升水平。

苏州大学副校长熊思东,南京师范大学校长、党委书记宋永忠等来自高校的委员建议,推动绿色转型发展,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作用,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贡献率。整合利用我省各方面的科研力量,深化产学研合作,突破生态环保核心技术,努力攻克大气污染控制、水体污染治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技术,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

大自然为人类提供的物质资源是有限的,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台盟南京市委主委、南京大学教授胡有清委员,河海大学副校长陈星莺委员提出,要厉行节约,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加快完善重点行业、重点产品能效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科学谋划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狠抓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强化用地节地责任考核。

“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是省委、省政府着力抓好的三件大事。交通运输事业必须紧密配合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和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为节能减排做出积极贡献。”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游庆仲委员结合我省交通行业发展规划,表示省交通运输厅将以现代交通业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以轨道交通和快速交通促进城市布局的优化、以公交优先引导城市出行方式的改变。

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水是我们赖以生存最重要的环境资源。加大对饮用水源地和地下水的保护力度,全面加强对太湖、淮河和长江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加快建立从“水源地”到“水龙头”的安全保障,是委员们发出的共同心声。

在盐城市区饮用水源地盐龙湖工程现场,碧波荡漾、桃红柳绿的美景让人仿佛置身于生态公园。委员们了解到,该工程通过生态净化,能够将水质提升到三类标准,大家对盐城市这一造福百姓的做法叫好。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副校长王超委员和省水利厅副厅长、河海大学博导陆桂华委员建议,要把水生态环境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切实沟通连网我省的重要水系,持续加强对重点水域水环境的治理,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改革水环境管理体制,从根本上提高水源地的源水质量。

截至去年底,南京市平均每7人就拥有一辆机动车。如此多的机动车,加上工业企业大量燃煤,排放出的温室气体严重影响了大气质量。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胡刚委员呼吁,必须出重拳开展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强力推进“蓝天”工程,既要通过提高燃油品质和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来减少机动车尾气污染,又要加强煤炭消耗总量控制,全面落实重点行业大气排放规定,严格控制工业粉尘和城市建筑工地扬尘,联防联控秸秆焚烧污染,切实解决细颗粒物严重超标问题,使环境质量改善的结果与群众的感受相吻合,让群众呼吸到洁净的空气。

推荐阅读:

山东:潍坊开启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

湖北:恩施着眼绿色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

山西:尖草坪区加快构建北部生态屏障

陕西被列入全国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监测重点省份 

编辑:珊瑚树

图片资讯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建站 | RSS | 产品库 | 搜索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201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