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绿地系统 未来5年南京天更蓝水更清
来源: 新华日报 作者:俞巧云 颜芳 日期: 2006/1/11 11:15:00
浙江园林网1月11日消息: 未来5年,南京的天将更蓝、水更清、城更绿。10日亮相的南京“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规定了实现绿色南京、生态南京的路径。
建设脉络清晰的市域绿地系统。结合自然生态和道路框架,建设城市绿环,培育由外围向主城延伸的绿楔,构建市域主要绿色廊道,优化市域绿地空间结构。
实施人居森林工程,建设牛首山、云台山、青龙山等10大郊野公园以及中山陵、幕府山、龙王山等10大森林公园,覆盖范围分别达到450平方公里和80平方公里。
实施绿色通道建设工程,以入城通道为重点,分步建设绕城公路、宁马等16条高等级公路绿化带,启动沪宁高速、312国道等沿线矿山复绿工程。
实施生产区生态隔离带建设工程,建成南京化工园、栖霞经济开发区等重点产业园区及南钢、南化、金陵石化炼油厂、金陵石化公司等重点企业的绿色隔离带,保障城市生态安全。
扩大生态保护区范围,将长江南京段湿地、七里河湿地、滁河湿地和潜洲、八卦洲等5洲岛以及12座中型水库、芝麻岭等区域列入生态保护区,全市受保护地区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达到18%左右。
实施新一轮水域环境综合整治。完成“三湖两河”(玄武湖、莫愁湖、南湖、秦淮河、金川河)整治工程,提高城市水体自净能力;全面完成和完善江心洲、城北、城东3大城市污水处理和污水收集输送系统,建设铁北污水处理系统,加快仙林、江北、东山新市区污水处理系统和配套管网建设。2010年,市域主要河湖水质达到功能区标准,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0%,工业污水达标排放率95%。
加强大气环境综合处理。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推动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强制治理或淘汰尾气排放不达标车辆,推广清洁公交;实施城市尘污染控制计划,加大工业企业废气监控和治理力度,积极推进燃煤发电机组全面脱硫、脱硝;开展化工恶臭企业综合治理;积极引导水泥企业完成除尘设备升级;严格控制城市上风区化工企业污染气体排放,建立城市清洁空气通道。
加强固体废弃物处置。继续完善扩建天井洼、水阁、轿子山3座垃圾填埋场,规划建设青龙山、龙潭、马集、溧水、高淳等垃圾综合处理场、垃圾焚烧发电厂以及一批粪便处理厂,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和固体废弃物利用率。建设危险废弃物处理中心,改善完善医疗垃圾焚烧处置中心,确保医疗、化学等有毒危险废弃物的专业收集、专线清运和集中处置,实现危险固体废弃物零排放。2010年,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达到30%,资源化利用率达到40%,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
严格控制城市环境噪声。扩大城镇噪声达标区范围,重点强化对居住区、办公区、学校等各类区域周边环境的噪声控制;加强重点区域交通干线两侧的隔音屏障建设,主城全面实施机动车禁鸣,交通噪声达标路段比重达到70%以上;鼓励企业采用低噪设备和生产工艺,努力减少生产类噪音。2010年,城镇噪声达标区覆盖率力争达到75%。
编辑:木麻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