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2月11日消息:叶黄枝枯,仁丰里那棵经历了120个春秋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香橼树死掉了。
香橼树主人张云生年过七十。据他介绍,上世纪80年代,香橼树被授予“古树名木”称号,三级保护,2000年又二次授牌,升级为二级保护。
在香橼树长势最好时,树冠遮蔽了半个院落,树枝结出上千个香橼果。4、5月间开花时,整条巷子都是它的香味;10、11月份果熟时,附近居民、亲朋好友都能获赠香橼果。冬天不太冷时,香橼果能在树上一直长到霜降,大雪,冬至甚至小寒。据悉,作为扬州唯一一棵百岁香橼树,它曾在扬州申报联合国人居奖的短片中出镜。
今年5月,张云生发现香橼树“生病”了,老叶不停脱落,枝条逐渐枯萎,果实也只结了四五个。
为了救治香橼树,张云生砍掉枯枝,并买来10斤黄豆,煮熟后埋在树根旁,但病况始终未好转,现在它已无生命迹象。记者发现,其树干已出现十几条小裂缝。绿化专家表示,从树干出现裂缝这一情况就可判断整株树已枯萎。
绿化专家分析,这棵香橼树的死主要是由于周围环境的改变。据悉,20年前,主人将香橼树周边用水泥砖密封。专家表示,中国有一句谚语叫“旱不死的蜡梅,涝不死的香橼”,意思就是香橼喜湿润的环境,而在密封的环境下,香橼树吸收不到充足的水分,也呼吸不到空气,根系就会一点点枯萎直至死亡。
推荐阅读:
(来源:扬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