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0月19日消息:记者昨天从市农业部门获悉,经过5年多时间的收集、引种、驯化和扩繁,我市已建成全省最大的乡土树种种质资源库,保存乡土树种100多种。
市乡土树种种质资源库位于市农业开发区境内,占地面积520亩,内设品种收集保存、良种创新、良种繁育和盆景园四个功能区。
乡土树种一般产自本地,或者是经过本地长期种植,完全适应了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具有极强的抗逆性,生长优势明显的树种。我市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自然条件优越,乔、灌木资源丰富,乡土树种品种众多。
“由于不被重视,胡乱砍伐,一些过去常见的乡土树种在不少地区已经濒临灭绝。”市乡土树种种质资源库负责人华明义说,譬如种植基地保存的皂荚树,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我市农村地区最常见的树种之一,村民们用皂荚果实洗涤衣衫,比当今的肥皂都好,衣衫晾干之后能散发出扑鼻的清香。 “现在,跑遍几十个村子,也难得发现一棵。”
本地谚语 “家有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指的就是青桐树。这种树果实可以食用,泰兴、姜堰等地农村居民还用青桐树叶蒸糕点,清香异常。现在这种树也已不多见。
还有榉树、榆树、杨树、槐树、苦楝、乌桕、朴树、柞树、臭椿、枳椇、乔桑、杞柳、侧柏等30多个日渐稀少的乡土树种,也在种质资源种植基地被保存下来。
除了在本市及周边地区收集乡土树种,种质资源库工作人员还到跟我市地理、气候条件相似的浙江、安徽、江西、湖北等地收集树种。“到江西庐山等地,我们不进景区,专门往未开发的山区钻。”
华明义介绍,去年8月,他们在当地一次性发现了15个未收集到的槭树品种。
2007年,市乡土树种种质资源库承担了“槭树种质资源收集与综合利用”的省级课题。目前,种植基地已收集了52个槭树品种,成为全国最大的槭树种质资源基地。
据介绍,目前城市绿化中常用的槭树品种是红枫、羽毛枫、鸡爪槭等。经过几年努力,该资源库已遴选出可以在我市推广栽种的10个槭树新品种。其中包括从树干到枝叶通体艳红的红翅槭,叶片跟樟树相似的樟叶槭,还有能开出红色小花的红花槭等。
“我市绿化要种出地方特色,实现植物多样,各类乡土树种大有可为。”华明义介绍,近年来,一些树型美观、抗病性强的乡土树种已经成为城市道路绿化的重要种类,市区就已建成几条漂亮的合欢大道、栾树大道。
部分引进的乡土树种在本地也成功扩繁。我市引进的美国落羽杉、中山杉等树种成功在靖江、泰兴等地的苗木基地扩繁,目前已经成为溱湖风景区主要景观树种之一。原产江西、安徽等地的光皮树枝干光滑、树型高大美观,该树种也在乡土树种种质资源库完成驯化繁育,今年初成为市农业开发区内一些新建道路两侧的绿化树种。
推荐阅读:
(来源: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