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动态 > 江苏:砍棵树都引议论纷纷 南京老城改造争议中找平衡
市场动态

江苏:砍棵树都引议论纷纷 南京老城改造争议中找平衡

来源: 光明日报 作者:郑晋鸣 王玲 日期: 2009/9/17 10:21:19
不久前,曾闹得沸沸扬扬的南京老城南拆建改造工程在严峻的舆论压力下被迫中断,是是非非众说纷纭。南京旧城改造的难度可见一斑。

在南京挖一条隧道有多难

对于历史文化名城南京的保护和改造到底有多难,从一草一木的保护和一个街区的开发上可见一斑,而南京市汉口路西延工程涉及的一条隧道的建设更是一个明证。

2008年,为改变从城区到河西拥挤的交通状况,南京市提出汉口路西延计划,工程全长约4.3公里,沿线经过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道路工程中最为关键的主城区隧道从傅抱石纪念馆门前下地,穿过河海大学校园、城西干道和秦淮河,最后接上河西地区的江东路。

计划一出,就引来多方争议,尤其是途经的三所高校,从教授到学生,从领导到海外校友,从校园BBS到告状信,再加上一篇《要大学还是要大路》的新闻报道,将南京城的发展改造问题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有的说隧道“将破坏文教历史传统区域的氛围和格局”;还有的说校园将不再宁静安详,环境将不再优雅健康,不利于教学,隧道配套建造的排风口排出的废气将严重影响附近高校师生的身体健康;更有人说隧道从百年名校底下通过将影响学校的风水和文脉。诸如此类各种各样的理由吵翻了天。

然而南京市政府认为,这三所高校都已经在郊区划到了上千亩甚至数千亩的土地用于建设新校区,足够教学所用,因此一来它们没有理由占用过多的社会资源。二来从校园底下打一条隧道,距离地面数米深,也不可能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争来吵去,从2005年被提上议事日程至今,这条隧道的建设还停留在纸上。为减少对沿线学校和名人故居等影响,南京市重新调整了方案,缩短了工程线路,现在又因隧道出口设在生活区引发争议而被再次修改,目前又已进入论证阶段。

且不说“要大学还是要大路”本身就不是两者必选其一的命题,城市的改造和保护亦可以两者得兼。其实南京也有过城市隧道建设和景观保护的“佳话”——南京玄武湖隧道,初建造时亦曾引来多方反对,而经过几年的运行,事实证明,玄武湖隧道的修建既没有造成对原有人文自然景观的破坏,也着实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起了大作用。

至今汉口路西延工程的隧道建设方案尚未尘埃落定,但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态度已经非常明确:问题总是在争议中平衡,方法也会在争议中不断优化。无论有多少骂声,大家的目的都是为了南京城的保护和发展,只希望最终能求得一个“百姓满意,专家叫好”的方案,既注重保存历史文化,保留南京近现代的历史记忆,又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解决民生问题,哪怕是骂声,也是对南京老城改造的贡献。

推荐阅读:

重庆:三峡库区失去栖息地的珍稀植物 国务院启动调查

珠海:一只擦炮毁掉3450亩山林 责任人因失火罪获刑二年

青海:青藏高原野生动物园3万盆菊花为国庆添彩

江苏省农科院“紫金生态园”科技创新催放观光农业奇葩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芨芨草

图片资讯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建站 | RSS | 产品库 | 搜索云
版权所有:中国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1999581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0100201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