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9月16日消息:邗江河两岸的护河林是十几年前开发区八里镇曹桥村村民种下的,这些林木一天天长大,不仅防风固沙,还是一道风景。然而,几天前的一个下午,4名外来打工人员,竟私自将330棵树木砍伐,想将这些树木当废柴卖给浴室烧火,从中得到一点点报酬。因为私自砍伐护河林木,4名嫌疑人受到了拘留5天的处罚。
偷伐330棵树被当场截获
■现场
9月11日下午4点左右,两辆满载着新鲜树干的机动三轮车在邗江河南路行驶,由于装载树干数量大、质量重,三轮车行驶起来异常吃力,排气管不停地冒着黑烟,过往的行人都好奇地注视着这两辆车。此时,八里镇派出所民警正在附近巡逻,看到两辆车装着大量的新鲜树干在道路上行驶,于是上前盘查。看到警车开过来,三轮车司机及车上妇女显得很是紧张,突然加大了油门,但最终还是被民警拦了个正着。
民警检查发现,车上的树干很新鲜,被砍的地方看上去也很新鲜,于是对其进行盘问。由于对方始终吞吞吐吐、答非所问,民警认为4人可能有偷伐树木的嫌疑,在强大的心理攻势下,最终,4人承认了其所运树木均是从邗江河护河林带砍伐所得。
民警遂将4名犯罪嫌疑人带到派出所。在派出所,民警对4人砍伐的树木现场清点,两三轮车装了整整330棵,直径大都在2到5厘米,长为2米左右,树干在树根以上被砍断。
“我们随后又到邗江河堤的护河林进行了现场取证,发现很多树被连根砍断,让人非常痛心!”办案民警杨军告诉记者,“犯罪嫌疑人是用斧头进行砍伐,他们将树枝全部砍掉,只拿走了树干,护河林里到处是残枝叶和裸露的树根。”
砍树仅仅为了“一斤卖5分钱”
护河林是老百姓的公共财产,这4人为何私自乱砍烂伐呢?
原来,砍伐树木的张某、王某,李某、赵某都是徐州人,几年前来扬打工,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干起了拾荒的行当。由于最近拾不到什么东西,生活难以维持,后张某听说附近的浴室在收购木柴,便到浴室去询问价格情况,当听说一斤木柴可卖到5分钱后,他立刻产生了砍伐护河林树木的念头。
张某和妻子王某商量后,又将想法告诉了李某、赵某,4人一拍即合,打算伐树卖钱。张某首先到邗江河附近的护河林进行踩点,当发现邗江河南路附近经常无人经过时,于11日下午4人共同作案,不料才走一点点远就被警察逮住了。警方了解到,张某和王
某是夫妻,李某和赵某是夫妻,并且张某和李某还是叔侄关系。
“这4个人完全就是无知,他们哪里知道这些树的作用啊,这怎么能用‘5分钱’来衡量呢?”民警说,“由于这样的案件在市内很罕见,加上这些人都是弱势群体,又不懂相关法律,一开始不好对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定性;最终,派出所经过研究和参照《治安管理处罚法》,本着人性化执法的宗旨,对他们处以每人5天的治安拘留,并没收了他们私伐的树木和作案工具。”
■目击
护河林树根裸露 残枝横躺
昨天下午,记者在警方的带领下,来到了遭砍伐的护河林。这片护河林距离邗江河南路有200多米,东面是邗江河,南面就是遭砍伐的护河林带,茂密的林带有10多处树丛遭到不同程度的砍伐和折枝。
记者看到,数棵直径在10厘米左右的树根裸露着,还有横七竖八落在地上的树枝,叶子已经枯黄。树根部明显有斧子砍过的凌乱状,贴近地面的树桩上依然清晰地看到有人砍树留下的脚印。记者还看到,不少树苗被斧子从半腰砍断,下面的枝干已经开始枯萎。记者在走访中发现,邗江河两岸的护河林非常茂密,而流动的河水也在不断冲刷河岸两旁的土沙,河岸南面有条小路,雨后的小路上有很多积水,护河林遭到破坏的地带土质有明显的被雨水冲刷的痕迹。
■村委
遭砍护河林将尽快重新植树
随后,记者对曹桥村的几位村民进行了采访,听说邗江河护河林带的树被砍了330棵,村民们都表示很痛心。
“那些树虽然长得不大,但也有十多年了吧!”一朱姓村民说,“这些人也太无知了,就为了那么几个小钱,竟然将长得好好的树砍了这么多,太可恶了!”
一位姓乔的村民告诉记者,当年栽种这些树他也
参与了,一方面是为了美化环境,更重要的是防护河堤。这么多年了,看着这些小树慢慢长大,觉得它就像一个安全的屏障,没想到被这些人几斧子就砍了,真是太疼心了!
“以前我们都住那附近,大家都很爱护树。”一位钱姓村民说,“后来因拆迁搬离了护河林,没想到才几个月它们就遭黑手了。”
昨天下午,记者又来到了八里镇曹桥村村委会。村支部王书记告诉记者,护河林多数是杨树,从栽种到现在有将近20年了,这些树是村委会的集体财产,是村民一起动手栽种的。
王书记说,以前来没发生过大面积树木被砍的情况,“我们马上会向镇政府汇报,会同相关部门出资,将组织村民对护河林带遭砍的树木进行补栽。”王书记说。
■说法
护河树木国家明令禁止砍伐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护河树木是国家明令禁止砍伐的。
业内人士说,近几年,全国各个地方都在努力植防护林,禁止砍伐护河树木的情况也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有些人不能从大局考虑,往往为了一己私利打起了护河树木的主意。对此,职能部门一直在集中开展打击乱伐护河树木行动,认真追查砍伐树木行为。
一旦发现类似情况,将依照《森林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和环境保护的有关规章,从重从快严肃处理。在此,本报呼吁希望全社会都能积极行动起来,自觉地保护和监督破坏环境的不法行为,尽公民的一份职责,为家乡多添一抹新绿。
推荐阅读:
(来源:扬州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