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4月29日消息:4月27日一大早, 江苏沭阳县耿圩镇汪圩东村留守妇女彭春玲就把刚刚缝制好的足球半成品交到村里足球厂, 并领取了60多元的报酬。今年以来, 沭阳县着力推行“妇女家庭就业” 模式,2万多名留守妇女劳动力有了稳定的家庭经济收入。
彭春玲过去在一家服装店上班, 月工资800多元, 但是因为照顾孩子和几亩责任田不方便, 今年过完春节后, 她就打消了去外地上班的念头。“没想到今年大年初六刚过, 镇村就为我们这些看家妇女联系到挣钱的门路子。”说起镇村干部为她们解决就业、帮助增收的事情, 彭春玲心情非常激动。
该县贤官、桑墟、青伊湖等乡镇, 通过发展木材加工等私营企业, 有效解决了全镇的妇女劳动力就业问题, 超过90℅的家庭留守妇女被安排到私营企业里上班, 上班距家路程近且时间相对稳定, 年收入8000余元。新河、颜集、扎下、庙头等乡镇依托花木之乡的销售市场, 积极引导妇女劳力念花经, 发花财。她们有的当花工, 搞商贸;有的做保洁, 搞运输:还有的开旅馆, 做“小吃”, 从事三产服务业, 人均年收入都在2万多元。
据统计, 全县约有10℅左右的妇女劳动力因各种原因留守在家,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会议, 专题研究返乡农民工及留守妇女就业问题。采取技能培训、提供招工信息、举行用工招聘会、优先安排就业等促进留守妇女就业的措施, 通过园区企业吸纳一批、三产服务业转移一批、“三来一加” 企业带动一批等方式, 使全县2万多名留守妇女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的愿望。(来源:江苏新闻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