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4月2日消息:苏州东山的雕花楼,不仅以“无处不雕、无处不刻”的砖、木、石、金雕被列为中国文化遗产的“国宝”,闻名海内外,而且在古典式小花园内,还有一棵被称为国内孤本,已有360年树龄的“江南第一树”孩儿莲而被人们所称奇。春天是孩儿莲万花齐放的盛花期,雕花楼为飨海内外游客,将于4月20日至5月10日举办孩儿莲花卉节。
“孩儿莲”属八角科,又称红茴香,最早种植于印度寺庙内,引进中国后种植在云南等地,因其花朵小巧玲珑,只有指甲般大小,花形如倒挂的水中莲花,花色红嫩如小孩脸,故被园艺界称为“孩儿莲”。
据《太湖备考》记载:“孩儿莲,木似桂,花如棋子大,色状与莲花同,花不香,采其叶嗅之辛芳如茴,吴中向无此种,清顺治间东山翁汉津为云南河西(今玉溪)县令,携归后为席氏所有,珍为奇品。然第花不结子,根无萌芽,欲传其种不可得,好事者以过枝法分之,今有一、二十本,而滇来之初树亦萎矣。”另清道光十四年,清代学者顾震涛在《吴门表隐》书中又有记载“孩儿莲,树大叶浓,花厚色红,专治血症,一在百狮子桥赵氏宅内,一在东洞庭山,翁汉津分植吴中,仅此二株”。
自孩儿莲由云南移植于江南后,由于气候、土壤等诸多原因,孩儿莲在云南一带曾开花又结果,果子剧毒,而异地后孩儿莲只开花不结果,可谓天然“去其弊而取其利”。更为奇异的是云南当地的孩儿莲,至今已几乎绝迹。苏州园林专家曾多次从母本上剪取枝节进行科学繁殖,都没有成功,更可见其珍稀。而原苏州百狮子桥赵氏宅内1棵孩儿莲,被苏州盆景艺术家周瘦鹃从原湖南道州书法大家何绍基裔孙何维构的默园买下,花园称“紫兰小筑”,后来周家花园所在街坊进行改造时,老宅附近的地下水排泄不畅,大片积水为患,古树树根长年浸泡水中,以致孩儿莲不幸枯萎。
东山雕花楼小花园内的这棵“孩儿莲”,是原楼主金锡之在造园时由姻亲所赠送,历尽300余年的沧桑,“孩儿莲”也长期未被人们所了解其真实面目,曾误为是做调料的“八角茴香”,后被苏州园艺专家颜世和所发现,考证其为是江南独特的珍稀古树,如今孩儿莲长势良好,整棵树身似蛟龙,腾空般盘旋而上,遒劲古朴,气势不凡。孩儿莲在盛花期间,如万绿丛中悬挂着万盏红灯一般,成为春季游览雕花楼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孩儿莲花卉节期间,雕花楼还同时推出已有500余年历史的东山太湖丝竹演出,并组织“东山春季花卉及孩儿莲摄影赛”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