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澳大利亚SueAnne Ware教授现场演讲
来自澳大利亚SueAnne Ware教授现场演讲
中国园林网11月7日消息:11月7日,艾景奖·2015年中国(苏州)国际园林景观产业博览会,来自澳大利亚SueAnne Ware教授(纽卡斯尔大学建筑学院院长、RMIT建筑学院原副院长)的嘉宾报告。
SueAnne Ware:谢谢,刚才在孟院士在做完精彩报告之后我来做这个报告其实是诚惶诚恐,因为他讲的太精彩了。但是今天我想从澳大利亚的这些做法和实践的角度来看谈一谈可持续性的问题。
我想在座的各位都是园林景观的设计师,大家都听过可持续性,可持续性有很多不同的讲法,正确的定义应该是什么呢?一开始可持续发展主要1992年提出的,当时的说法,发展是能够去满足人们的要求,但不以牺牲自然为代价,能够让我们后代能够持续的去创造满足他们自己的要求,这就是建立一个可持续性的未来。这个想法是很难实现的,大家谈到可持续的未来怎么做呢?当我们谈到可持续性的时候,有很多一些关键点可以去谈一谈。现在我会用两个在澳大利亚解释一下我们可持续性发展为什么这么复杂。
可持续性其实是一个非常让人怀疑的,很多机构都说要谈可持续性,其实还是一种怀疑的态度,我并不是让大家找借口说我这个并不是可持续性也当做可持续性,是从另外一个层面来看,我们要思考从工作当中什么才真正是合适的可持续性。接下来我想通过这样一些数据和引用,让大家去思考一下我们作为景观园林设计师的价值,我希望大家想一想我们在设计过程当中能够创造什么样的可持续性的价值。
今天很多的问题,其实都指向说了一个可持续性,但是我也希望大家能够来思考一下。这个项目就是坎培拉的国家植物园,我想给大家好好介绍一下。根据这植物园设计的理念,可持续发展其实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能够让人去意识到他们自己潜在的质量和价值能不能拓宽生命质量的范围。所以当我们澳大利亚的新总理看到这个植物园的理念之后,他觉得非常好,在国家植物园这个项目,我们可以看到分了很多不同的规划。中间是澳大利亚总理办公的地方,而且这边是坎培拉市政府的所在地,可以看到国家植物园离澳大利亚的政治中心和坎培拉的政治中心是非常近。
大家都知道,澳大利亚是作为一个自然和农业之国是有很多的山火。2003年发生了一个大火,这个大火让我们意识到了植物的种植和人不是一纸空文,这也就是澳大利亚政府为什么要下定决心在这个地方建立一个非常好的国家植物园,更是为了环境保护,TCL和TZG设计公司设计理念非常简单,但具有活力的生态环境。园内规划最起码要有100公顷森林的面积,2.5公顷植物园,其目的就是能够把一些珍惜的树种,还有面临滨江灭绝的植物移种到这个国家植物园中来。
这个项目对于中国并不是特别大,但对于澳大利亚来说,这个项目是大的不得了。其中项目的推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时间的问题,这边我想引用一位生态学家的一句话,最难的问题就是在做这个项目的时候,可持续性这样的一园个话题,到底要花多长时间才能实现,花几十年,还是花一辈子时间区市县这个可持续性。
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下园林和景观规划,园林景观的设计师,其实我们都知道时间对于设计来说至关重要,但是我们客户有时候会希望景观马上就能够做好,对吧?打一个响指,我这样景观就可以出来了,这并不是真正景观设计的理念。植物园内的花园花了8年的时间才最终打造成功,这个景观设计花了8年,是一个非常长时期的项目。
时间、景观、过程和可持续性是相互交叉在一块的。这个时候我们把它称之为叫做耐心、包容、慷慨和信任,这不仅仅是和政府相关,开发商相关,更多是和你对于这个自然,对于设计师理念的包容和一种耐心。这样一个施工流程,我们可以发现,有成千吨的土沙移需要迁移到其他地方,保证的施工过程不影响到附近居民的生活,我们在山谷的中央,就优先把这样一些最核心的位置留给了耕种的目的,最终形成了梯田的状态。
可持续性应该是什么样子呢?是不是可以雕刻出来呢?或者说可以自然形成了呢?谈到可持续性,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我们都知道我们的地球,我们这样的一个景观是非常关键,对于我们来看,人是很重要的。刚才孟院士也谈到了人与山与水之间的关系,我认为另外一种可持续性,那就是对于微景观和微观和人的生态和这样的一个族群性,把它整合起来。
我们再看另一个项目西班牙,就是西班牙的魔池。这是一个自然生长性的项目,可以发现,在魔池项目当中,在小树苗生长过程当中到参天大树之前光影的变化创造出不同的景观,我们就要问这样一个问题,这个景观,或者可持续性是1分钟还是像树林项目一样,可以是一辈子。
可持续性,可以是一种瞬时性,也可以是很长时间。但可以说是生态的系统,生物的系统,是一种内在的无限的一种生物的延续发展过程。从长期来看,是一个生物演变的过程,从短期来看,可以是一个生物的瞬间。每一个森林,每一棵树木都有自己生长的过程,对于人类来说,我们也是遵循这样一个自然生长的过程,也是一种可持续性的过程。
对于可持续和可持续性发展还有很多的定义,很多人仍然想不断的定义它。然而,对于我们来看,我们希望是在有限资源当中要了解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而且合理的分配资源和我们的机会,从美观角度来看,可持续性能提供什么样的美感呢,这是真实的美感,或者是真相的美感。我们来看一下非常有名的一个诗人,他说:“美其实就是我们语言当中最有力量的语言,”也就是说这个美是更容易存在于我们当中,我们应该爱护这样的美。但是什么才是我们更加要去珍惜的美呢,这是自然的美。
所以我们说可持续性,从女性角度来看的话,应该是一个女人。可持续性听起来应该怎么样呢,当我们看了很多景观,可持续性会有声音吗?听起来是一种可持续性的声音吗?是一种吟唱吗?是一种颂唱吗?根据澳大利亚非常有名的一首诗,说可持续性听起来是什么样呢,听起来就是一首歌吗?是有韵律的。所以可持续性,一个女性很安静吗?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听她发出的声音。可持续性会不会带来壮观的景色呢?是不是可以一个跳舞的女性吗?很有趣吗,她会发微博吗?你把她人文的角色放进这样的景观,你就可以有很多的想象,可以是一个非常舒服的椅子,我们并不是要把它人化,要认识到我们其实也是这样的一个拟人化的一分子。
这样一个花园,这样一个景观,从一个项目当中希望能够给带来平和的感觉。对于违和组织来看,对于和平爱好者来看的话,这样的可持续性是不是带来一种和平的景象,所以每个人解读都不一样。看一下大型的活动,不仅仅说要了解怎么种树,怎么种草。景观就是公共活动的场地,公共活动,大活动也是我们可持续性的一部分,是一种社交,也是一种可持续性的代表。谈到每天生活在这样一个诗意的时刻,当夕阳西下带来光影,这样的美感,我们也应该是要参与其中,这也是我们生活一部分,也是可持续性拟人化系统的一部分。
可持续性未来是一个非常健康的环境,从经济繁荣、社会发展和追求同步发展的话,会给我们带来一个高质量的小康生活,从这个角度来看,教育是未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奥巴马总统说,“一个可持续性未来应该是要有健康的环境,而且以教育为本。”再次强调这一点,如果来看一下,不同这样的一些装饰,还有我们的系统当中,可持续性就像是我们对于自然的一个反馈。
接下来这个项目跟坎培拉国家植物园是非常不一样,虽然小但变得更加的精致。我们讲到可持续性的五个关键词,生活质量、公平性、参与性对环境的关爱和对未来的思考,这就可以体现出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的人文思考,这是为353名想要偷渡到澳大利亚而丧生大海的人所做的纪念活动,活动体现了我们对于难民权益的一种人性化关怀。这个项目是从2001年开始,也是在坎培拉,之后的项目,我自己也参与了很多。之前很关键的就是这353名难民,如此大的一件事,是一个巨大的悲剧,但居然没有出现在新闻上,所以我们想做的事,就是利用这样一个难民的人道主义危机去做一个纪念活动,来唤醒人们对他们的关爱。我们还想要借这个项目来帮助未来的一些难民,未来的几代,使得澳大利亚对于难民来说是更好的归宿。在这些死亡的难民当中大部分都是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妇女和孩子,他们来澳大利亚,是因为他们的丈夫已身在澳大利亚,想要一家团聚,但是就差这么一点距离,船还是沉没了。我们项目一开始是在澳大利亚的初中和小学,去提醒他们怎么样纪念这样一些想来澳大利亚获得自由,避免遭到迫害的人,我们应该怎样做一些事情,去纪念他们,其中200多名小学生、初中生帮助我们设计了这个活动。一开始是类似于叙利亚的人道主义危机,但实际上所获得的力量要比我们想象的大的多。
大家想一想,对生活质量是从一个可持续性的角度来体现,这不应该仅仅是资本主义,应该是能够改善人们的贫困状况,使得我们的资源分配更加公平,所有的社会成员都应该参与到决策的过程,不是政治家和有钱人来做的。我们设计了一个沉船事故发生之后5年的纪念日活动,有布理斯班的学生,设计了一些柱子,大柱子代表成人,小柱子代表在事故当中死亡的孩子,纪念沉船事故和难民,我们这边就要问一个问题,这些参加的人会哭泣吗?会有同情心的感同身受吗?有很多人在2006年从新西兰,甚至是澳大利亚其他地方都来到坎培拉,有超过200多个人,可能比今天会场到场的人要少,对于坎培拉来说这200多个人已经很多,我们收到了他们制作的300多根柱子,这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意识,促成了我们政府更加关于难民的人道思考,这个活动在未来的几年也将持续下去。我们想象这些可持续性问题的时候,应该想到不仅是对于一些负担得起的人来说的可持续性,应该是对于世界上所有的人,这些基因不同的。我们这些不同文化背景,都应该是有一个共同的可持续性的概念,不管他们是难民还是其他人,当我们把这些柱子都插到土地上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显示出了一个形状。可以想到,柱子就体现了在沉船事故当中丧生的人们,当你进入到这一片区域的时候,你会觉得有一些吓人,正是这样一种感觉,唤起了人们的同情心,同时也能够唤起我们对未来的期望。
自从这些纪念柱安装之后,超过10万难民被放在了澳大利亚的难民中心。我们希望有这样的纪念活动就会减少难民遭受的苦难,希望在做总结的时候可以给大家更多的正能量,我们一定要有可持续的灵魂,才能建立可持续性的文化,非常感谢主办方邀请我能够来参加这次的会议做演讲,谢谢。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园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