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建设部副部长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行业协会名誉主席宋春华致辞
原建设部副部长宋春华:大家好,首先还是要祝贺第五届艾景奖颁奖盛典和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大会在苏州这个园林城市,文化名城隆重开幕!
我说几个关键词,新常态、绿色发展、人居科学、海绵城市、艾景奖。首先是经济的新常态,大家知道进入十二五时期,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步入到新常态,就是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2011年到2014年,也就是十二五的前四年,我们GDP年均增长8%,今年上半年为7%,今年第三季度为6.9%,预计整个十二五年均增长接近8%,但是不到8%。这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中高速,但是与世界年均增长2.5%的水平相比,我们增速仍然是很高的。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也是名列前茅的。在增长速度换档的同时,我们的结构在优化,我们增长的动力在转换,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在增强,增速减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投资和出口增速在回落,消费的增长仍然比较稳健。诚然,投资的放缓,必定对风景园林行业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们要坚持创新驱动,加快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的培育,这是我们风景园林持续发展的动力来源。
第二,关于绿色发展。最近,已经公布了中央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明确了到2025年,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十三五是关键的决胜阶段,为破解发展的难题,提出了建议,必须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的发展理念。这里面的绿色发展,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一种重要体现,必须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我们风景园林行业肩负重任,必须坚持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对生态环境,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综合性的保护与修复,实行绿色规划施工标准,建设美丽中国,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我们的贡献。
第三是人居环境科学。大家知道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的编辑工作已经启动,今年的7月,在清华召开了人居环境学科的编委会第一次会议。我们人居环境学科的主编就是吴良镛院士,他指出,经过20多年来的探索,现在将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三个学科联合起来命名为人居环境科学。是符合学科的发展趋势顺理成章。这三各学科原来就是一体的,他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融合与交叉,建设美丽中国和优良的人居环境,必须依靠这三个学科的协同与配合,无论是我们搞风景园林,还是从事建筑设计的,城乡规划设计的,都不能只从本专业,相对狭窄的渠道去观察和思考问题,而是要在人居环境这个大概念下,放宽视野,提升高度,在宏观理念和综合性方法的指导下,实现三个学科的相互渗透与互动,这样我们才能更好解决人居环境面临的问题。
第四是关于海绵城市,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要综合采用渗、治、蓄、浸、用、排等措施,最大程度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要将70%的雨水就地消纳和利用。园林绿化设计,要适应这样一个新的要求,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比如说在我们的小区,在我们的建筑设计方面,如何改进我们的屋顶绿化,在我们广场道路材料的选择上如何用一些渗水的材料,提高我们对雨水收纳的能力,我们的公园绿地,可以采取建设雨水花园,下凹式的绿地,人工湿地等等这样一些措施,来增强我们城市的海绵体的功能。其中,包括对区域性的水体应该恢复和保持这种自然的连通,以构建良性的城市的水循环的系统。
第五,如上所述新的时期,新的目标,新的任务,对我们风景园林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用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去解决好,我们面临的生态问题。同时也迫切需要搭建起交流互动的平台,我们高兴的看到艾景奖已经成功的举办了五届,在引领园林景观的设计潮流,展示优秀设计,推广园林精品,沟通行业信息,交流学术成果,举办设计人才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成为规格高、规模大、影响广、国际化的品牌赛事,在园林景观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希望我们的艾景奖能一如既往的以国际标准,国际惯例,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提高赛事的透明度和权威性,树立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品牌形象,要一如既往的理清社会责任,发挥公益效益,继续为我们的园林景观设计师,为高校师生搭建展示才华的平台,为我们国家的风景园林事业,及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