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7月15日消息:记者在太湖街道大桥社区城管工作站看到,工作人员老钱正将刚刚更换的绿皮环卫垃圾桶推入集中清洗点进行消毒。据老钱介绍,这次更换的环卫垃圾桶一共有50只,主要是下发到大桥社区的吴巷、屠巷、圩田里等自然村的门前屋后,希望这次更换的垃圾桶的使用时限能够久一点,因为社区的备用垃圾桶已经没有了,如果继续更换必须向街道申请购买,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据了解,在此次更换垃圾桶之前的两个月,社区已经投放了一批环卫垃圾桶,但是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不少垃圾桶已经出现了盖板缺失、底轮损坏、桶底窟窿等各种损毁问题。为了延长垃圾桶的使用寿命,社区城管工作站已经对盖板缺失、底轮损坏的垃圾桶进行了修补,但是对一些破损情况特别严重,如桶身开裂、桶底出现大窟窿等问题的垃圾桶,只能撤离工作岗位在调查中了解到,造成垃圾桶毁损的绝大多数都是人为因素,除了往垃圾桶里面倾倒建筑垃圾、餐厨垃圾以外,往桶内倾倒未燃尽的蜂窝煤球,是造成垃圾桶使用寿命严重缩短的最主要原因。
据介绍,大桥社区有3个自然村,居住的大多是外来住户,他们为了节约生活成本,基本上家家户户还在用煤气炉烧水做饭。一些租住户将剩下的煤球没有等到燃尽就将其随手倒入垃圾桶,塑料垃圾桶遇到高温就会迅速融化,而遭遇“烫伤”的垃圾桶一旦桶底被烧出窟窿就很难修复。除此以外,建筑装潢垃圾的倾倒也是导致垃圾桶“夭折”的重要原因,因为受到石块、碎砖的挤压,垃圾桶破裂毁损现象严重,也不得不提前下岗。
据太湖街道环卫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太湖街道约有500多只垃圾桶,按照正常估算每个桶的正常更换年限在三年左右,但是由于部分市民的不文明行为导致垃圾桶的使用寿命大幅度缩减,平均使用寿命不到一年,有的垃圾桶投放到村里没几个月就报废了。
推荐阅读:
(来源:江南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