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2月7日消息:老山林场地处南京市浦口区境内,这里山峦起伏,古木参天,万木苍翠,秀竹林立,景色宜人。总面积12万亩,森林覆盖率80%以上,每当人们走进老山,就会倍感老山空气清新,生态环境好,因此,老山被人们称之为“南京的绿肺,天然的氧吧”。
老山地处亚热带北缘,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对各种动植物生长十分有利。植被资源极为丰富,共有蕨类和种子植物148科726种,其中野生的586种,引种的140种。尤以马尾松、国外松、银杏、楸树、樟树、朴树、黄连木、丝棉木、枫香、枫杨、金桂、茶等成为老山古、大、珍稀树种,闻名于世。另有鸟类资源38科164种,兽类资源18科25种,爬行动物5科10种,两栖动物2科4种。
老山的观赏树木和花卉品种繁多,主要有林木、荫木、花木、叶木、果木、蔓木六大类,两百余种,其形态特征各异,观赏价值也各不相同。有的高大挺拔,给人以雄伟、壮丽的感觉;有的有娇艳清香的花朵,有的有玲珑美丽的果实,有的虽无香花美果,但以红叶取胜,给人以美的印象;有的则有独特姿态和形状的叶、皮、枝、干,给人以奇特的感觉。这些婀娜多姿、妩媚秀丽、争奇斗妍、千姿百态的观赏树木和花卉,令游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过去,老山生态环境并不是这样。1916年建场前,老山层峦叠嶂,面积甚大,童山濯濯,荒弃已久。至南京解放,活立木蓄积不足1000立方米。“风扫地、月点灯、人不到、兔不蹲”的穷山僻壤,是当时老山林场的真实写照。
解放后,老山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使荒山荒地早日有树,迅速成林。为此,1949~1953年,老山林场开展了大规模的封山育林,共封育了4.5万亩幼林,造林5000多亩。1954~1973年,通过封山育林与人工造林,全场已基本绿化。70~80年代中期,老山林场共改造低产林1.1万亩次,营造湿地松、火炬松、水杉、杉木等优良树种,80年代后期,人工林大都进入成熟阶段,老山林场开始经营采伐,综合利用。90年代后期,老山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保护现有的森林资源,才使老山逐步有了这样好的生态环境。
老山林场的10万亩森林,其中有3万多亩松树林。而松毛虫专门吃松针,危害十分严重。灰喜鹊拥有“森林卫士”之美誉,是森林松毛虫的天敌。1984年,林场从安徽定远引进了灰喜鹊,进行人工驯养,除了现在人工驯养的43只外,已经累计放飞了五六百只。在这只“灰喜鹊部队”出现以前,几乎每两年都要发生一次松毛虫灾,林场主要靠喷洒农药、烟熏等方式来灭虫,而灰喜鹊的出现使药物防治松毛虫的景象消失了,代之以声声鹊鸣,松毛虫便再也不成气候。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善,每年还吸引着数以万计的鸟类在此栖息繁衍,其中以鹭鸟最多。栖息于老山的有池鹭、白鹭、牛背鹭、夜鹭四种,以白鹭居多。每年的4月,数万只的白鹭聚集在这里,或在枝头树梢筑巢,或在林间空地漫步,或在林木上空飞翔,因此这里被人们称作“鹭鸟天堂”。白鹭、林海、彩云、碧波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立体图画。充满了诗情画意,令人如痴如醉,乐而忘忧。现在,老山林场是南京市环保教育基地,浦口区中小学经常定期、不定期地到这里来参观灰喜鹊驯养基地,进行环保宣传。
50多年来,经过林场上下艰苦奋斗,老山山林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昔日的荒山秃岭披上了绿装,万亩松杉参天,千韧修竹竞秀,使老山呈现出“山上青松山下竹,平川洼地三杉木,山腰片片阔叶林,喜见层层苍翠绿”的美好景象。
老山有山有水,山水相映,十分秀丽。建于林间的人工水库(如汤泉、虎洼、张冲、响堂、大埝等水库)与山相连,山如翠屏,水似明镜,湖光山色,融为一体,景观极佳。在老山之中,还分布着众多的喀斯特溶洞,在众多的古溶洞中,以龙洞最为壮观,天井洞最为奇险。此外,观音洞、文殊洞、神仙洞、白鳝洞均是雄奇俊美,堪称老山一绝。在群山深处,还有那千姿百态的怪石,象形、寓意各有千秋,其中乌龟驮经书、钓鱼台、龙头石、卧虎石、犀牛望月、仙人脚、虎跳涧更是石中精品。
老山的生态环境极佳,水体洁净,空气清新,负离子含量每立方米多达二万余个,是城市环境的五百余倍。被称为“南京的绿肺、天然的氧吧”,是毗邻南京闹市一方难得的净土,是人们追求“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理想场所。随着跨江发展战略的实施,相信不久的将来,老山必将成为南京市郊集风景旅游与休闲、疗养、度假为一体的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