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绿化不均衡 老城区亟待扩面
国家园林城市绿地率35%
崇安、南长均不足24% 北塘去除山体为22%
今年春节前,在曹张新村住了20多年的惠女士乔迁到了太湖新城一商品房小区,“离工作单位更近了,最开心的是,这里的生态环境比老城区强多了,打开窗户,满眼绿色,一家人每天早上都是在鸟儿的叫声中醒来的。”
惠女士道出了新城不少新住户的一致心声:老城区绿量太少。规划人士表示,据于自然基础和近年来城市重点发展战略,锡城的绿量主要集中在城市西南部及太湖新城等地,如锡山、惠山、青龙山、蠡湖、鼋头渚和尚贤河湿地、贡湖湾湿地。相比之下,崇安、南长、北塘三城区受限于人口密度大、建筑密集、寸土寸金等客观因素,增绿的空间较小。
“10多年来,无锡花大力气提升绿化水平,先后捧回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球绿色城市等奖牌,但区域绿化不均衡现象依然存在。”市市政和园林局人士向无锡日报记者介绍,截至去年底,我市建成区绿地率为39%,其中崇安区、南长区均不足24%,北塘区去除山体为22%,全市最低。“无锡是2004年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的,如果按照2010年颁布的国家园林城市评审标准,要求整体绿地率达到35%,只要有一个板块的绿地率低于25%,牌子就将一票否决。”
市区绿化均衡性不光关涉国家园林城市的含金量,更影响区域的生态效益和居民的生活质量。今年市两会期间,政协提案关注到了城北地区环境建设亟待加强的课题。规划人士分析,绿地系统需要和服务人群相匹配,一方面要建设长广溪湿地等城郊绿地,承载市民旅游、周末度假等功能,另一方面也要多建家门口的社区绿地、小游园,“毕竟市民晚饭后不可能一直去长广溪散步。”
想方设法找绿、建绿,老城区动足了脑筋。三城区今年都排定了计划新建的小游园,还将加大墙面绿化、楼顶绿化力度,立体挖潜。市市政和园林局人士说得实在,垂直绿化按国家规定虽不纳入绿地率,却是优化城市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规划人士建议,可借鉴上海旧城改造的“双增双减”经验,增加公共绿地、公共活动空间,减少建筑容量、高层建筑,以环境改善带动地块升值,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赢的良性循环。(周晓方)
推荐阅读:
(来源:无锡新传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