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0月28日消息:总投资3000余万元,建筑面积近9000平方米,我国县区级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武进博物馆,日前在春秋淹城遗址入口服务区启动建设。武进区文化部门表示,通过对武进博物馆旧馆和淹城博物馆的有效整合,建成后的新武进博物馆将在对武进及周边地区文物进行展示、保护和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挖掘春秋文化遗存,并同步开展与之相关的研究,推动武进成为国内春秋文化展示和研究中心。
武进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虽已超过2500年,但境内在更早时期就有人类居住生活。嘉泽姬山、郑陆寺墩、横林青墩、湖塘金鸡墩等古文化遗址的发掘表明,早在五六千年前,就有原始先民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武进,保存在地下地上各时期的文物古迹也极为丰富,特别是国内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春秋时期地面城池遗址——春秋淹城遗址由子城、子城河,内城、内城河,外城、外城河相套组成,这种“三城三河”的独特形制,被众多考古专家公认为极具研究价值。
据悉,此番兴建的武进博物馆采用仿古式园林建筑,外形古朴典雅,整体风格与春秋淹城遗址入口服务区仿古式建筑群保持一致。馆内将设有陈列展厅、理化试验室、研究修复室、学术交流厅等不同区域,在布局上以时间为轴线,采用类似“通史”的方式向游人集中展示四个时期的珍贵文物:良渚文化晚期代表——寺墩遗址,以玉器为主;春秋文化时期代表——淹城遗址,以独木舟、陶制品为代表性展品;明朝王洛墓出土的纺织品;常州画派创始人——恽南田的代表书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