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底,梅岭街道划入景区;2013年初,平山乡、城北乡和槐泗镇的一部分划入景区。瘦西湖景区面积从过去的6.67平方公里一下子扩大到33.66平方公里,初步确立了“大瘦西湖景区”的发展格局。随着版图的扩大,市委、市政府全面拉开了景区建设的步伐,重点放在了文化挖掘、景点复建、功能配套、基础设施提升、载体平台打造、品牌集聚和产业链拓展上来。
“古人为我们留下了一座扬州城,我们能为后人留下什么?”市领导在不同场合发问:论情结,瘦西湖景区是祖宗的恩赐,文化的地标;论特征,瘦西湖景区就是“扬州符号”,是中外旅行旅游者们的首选地和重要承载地。
把瘦西湖景区打造成“世界级公园”,是扬州建设“世界名城”的支撑点和发力点。
2013年,市委、市政府按照“世界级公园”的标准,重点推进了12.23平方公里风景名胜区总规修编和30平方公里新景区总体规划,把景区定性为“以古城文化为基础,以历代古城遗址和瘦西湖湖上园林为特色,具有风景游赏、旅游休闲、生态体验等功能的城市风景类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立志打造融“人文、生态、休闲”于一体、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风景名胜区。
“建设世界级公园的终极目标——世界性、最扬州。”景区党工委书记张福堂说,把瘦西湖景区打造“世界级公园”,最深刻的要义就是“最扬州”;最直观的感受“国际范”;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始终抓住规划龙头“不偏离、不走样”,让先辈祖宗恩赐的伟大遗产释放出夺目的光芒。
就在今天,国家建设部将对瘦西湖景区总体规划(修编)进行评审。新一轮的规划修编体现出四个特点:注重景区与城市的融合,进一步彰显“景在城中、城在景中”;突出文化传承和城市的人文精神以及业已形成的山水格局;满足现代市民、游客的需求,完善功能设施配套;更好地保护景区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轮规划修编,涉及景点100个,其中保留69个,恢复历史景区13个(7个为历史上瘦西湖二十四景),新增景点18个(以自然生态景观为主)。景区规划建设局局长周康透露说,无论规划怎么修编,全部按照“文字有记载、图纸有描绘、现实有空间”的要求,选择性进行复建,最终要展示的是“古城遗址的完整保留、文化景观的独特展现、湖上园林的杰出代表、诗情画意的文化氛围”。
保存瘦西湖景区的“独一无二”,是永恒的“不变”。目前,我市正在准备将瘦西湖、扬州盐商园林文化景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传承,尊重历史尊重自然
发扬,接轨国际接轨现代
今年“烟花三月”节期间,瘦西湖景区极具特色的景点“双峰云栈”将正式与中外游客见面。
据《扬州画舫录》记载:“双峰云栈在两山(蜀冈中、东两峰之间)中,有听泉楼、露香亭、环绿阁诸胜。两山中为峒,今峒中激出一片假水,漩于万折栈道之下,湖山之气,至此愈壮。”
为了再现当年双峰依傍、飞流直下的情景,从去年9月开始,“双峰云栈”恢复工程正式启动。建设者们为了防止“听泉楼大坝”与历史记载有出入,专门动用了考古用的“洛阳铲”,对地质土层进行辨认研究,确保大坝准确建在原位上。
设计者们还根据文史资料,在现代的大明寺和观音山之间建造起了一座“波光亭”,引入北侧唐子城护城河的水,因为高低落差,垂直距离瘦西湖有8米之高,形成了一条天然瀑布,再现“飞琼溅雪”的奇观。“瀑布流过假山前的九曲池,再流向瘦西湖。这样一来,瘦西湖又多了一条换水的通道。”双峰云栈的设计者这么形容瀑布的妙用。
“从规划战略层面上讲,我们既尊重历史、尊重自然,又用现代造园的手法对景观进行丰富和发展,补充和完善。”张福堂说,从战术层面上说,在单体项目设计上突出接扬州的“地气”,接外部的“大气”,接国际的“洋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