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8月4日消息:虽然这两天市气象台的实测气温均未突破35℃,但走在马路上依旧感到热浪袭人。实测温度与感受温度为何相差这么大?气象专家点出,主要是热岛效应日益明显,而背后原因则是城区林木相对越来越少了。
昨天中午12点半,记者来到锡师附小对面的公交车站,只见等车的人们纷纷躲在旁边花坛中一棵大香樟树的树阴下,享受着方寸间的阴凉。记者拿出温度计放在这棵直径有40厘米粗的树根部,过了一会儿温度计上显示是33℃,随后又将温度计放在几米开外的站台路面上,三分钟后拿起来一看,红色水柱已经蹿至41℃,只相隔几米远,温差竟达8℃。
对这一点感触最深的莫过于在路口值勤的交警和交通协管员了。在中山路学前街路口值勤的一位协管员说:“这几天马路上简直不能站,时间一长就头晕,还是在树阴底下凉快,但是要工作的时候就只能走出去了。”问他为啥不站在红色遮阳棚底下,他笑着说:“那是为了方便行人的,我们哪能站,再说站在遮阳棚下,太阳是挡住了,但热气还是透过来了,只有站在树底下才叫真正的凉快。”一棵树尚能产生这么大的效应,也难怪有的时候气象台实测温度有些“保守”了。气象专家解释,由于城区路面是水泥、混凝土和柏油所组成,吸收热量远远大于植被和土壤,加上数以百万计的汽车、空调不断地散热,而能够吸收热量的树木、绿地等却不见增长,导致市区热量积聚,因此人们感觉如同在蒸笼中一般。气象专家说,要抑制热岛效应,最有效的就是增加绿化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