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6月29日消息:刚刚把疯长的菹草控制住,金鱼藻、狐尾藻、野菱等六种多年未见的水生植物眼下又在玄武湖悄然出现,有的长势还颇猛。加上目前正在紧急治理的蓝藻,玄武湖的生态环境究竟怎么了?昨天,晨报记者又赶到玄武湖现场。
六七种植物悄然出现
“其实菹草已经打捞得差不多了,现在打捞的主要是金鱼藻。”记者昨天绕着玄武湖走了一圈发现,湖里的菹草已很少了,但不少地方都出现了一种像家里养在鱼缸里的植物———金鱼草,茸茸的叶子在水里格外摇曳多姿。正在打捞的张师傅称,这是金鱼藻,现在他们打捞上来的主要是这种草,最近它的长势也比较迅猛,每天捞上来的湿草有十多吨。
难道又会爆发“草灾”?记者还发现,玄武湖面上竟然还漂浮着菱角的叶子,绿中泛着紫色,仔细看还有一些不知名的东西。“湖里新长出六种植物”,玄武湖新成立的水务管理所负责人朱祝兵称,今年玄武湖的水生植物的确多了,除了人工种植的荷花,现在还有7种高等植物都是野生的,其中,野菱、金鱼藻、狐尾藻以及不久前因为长势过猛而引来争议的菹草,都是已经多年没有出现过的。而芡实,也就是南京人俗称的鸡头米数量也比往年多。至于记者所看到的金鱼草,又叫金鱼藻,和狐尾藻同样都是净化水质的水草,而非低等藻类。
从上世纪末玄武湖大量养鱼开始,这些水草就越来越少,以致绝迹,现在相继出现,应该是件好事。对于这些新出现的植物,朱祝兵表示,只要不过分长,应该是好事。近日高温已经让玄武湖边上出现了成片蓝藻,而可以净化水质的高等水生植物正是蓝藻的“克星”。
玄武湖蓝藻变厉害了
“玄武湖蓝藻变厉害了。”记者昨天发现十几天前肉眼还很难看见的蓝藻,现在已经连成片漂在湖边。在高温的催生下,湖边的水面上又出现了成片黏稠的“油漆”。虽然嗅觉上还没有臭气熏天,但记者从玄武门进去向北沿着环湖路走,沿途看到多处湖面上漂浮着一层油状物质,黏糊糊的,颜色很鲜艳,在北湖的很多地方,都出现了成片蓝藻,特别是火车站附近,已经相当明显。
而据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最新的监测报告显示,6月18日,西北湖北岸和平闸至火车站(即两个生态补水口之间)有约1500米长、2米宽的显性水华,东南湖北岸水色较湖区翠绿,蓝藻水华出现面积有所扩大。6月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63.6,处富营养化水平,与去年同期持平。针对蓝藻水华将再次爆发的实际情况,南京市园林局与中科院海洋所联系,已及时启动了蓝藻治理应急预案。
但园林局相关负责人不无担忧地表示,“蓝藻不是一下子就能根除的,以目前的状况来看,有把握将蓝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今年的治理目标就是不会再像去年那样爆发大面积的水华。”
近来玄武湖水透明度差
这么多新水草一下出现会不会爆发“草灾”,除草和抑蓝藻到底哪个先?朱祝兵认为,从目前状况来看,“水草对湖水有很好的净化作用,可以吸收营养盐,从而抑制住赖以生存的蓝藻。”不过,他担心,它们会像不久前的菹草那样疯长,这就造成了两难的局面,除掉水草无疑是放任了蓝藻,但不除掉,刚刚消失的“草海”会不会再现。另外,记者从环境监测部门了解到,目前的玄武湖水质与前段时间相比,透明度差了很多,只有0.3米—0.4米,而在4月份菹草旺盛时,透明度高达1.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