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园林网5月26日消息:南京如何建设生态健康、经济高效、环境优良的人居环境?昨天下午刚刚通过市人大审批的《南京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为南京市确定了15年发展目标及重点任务,特别是《规划》中提出的生态功能区等级划分和生态网架构建给南京的城建与产业扩张划出“红线”,首次从生态角度为南京城市规划发展指出方向。
规划确定3类28项建设指标
记者了解到,《规划》为南京市今后15年发展确定了三大类共28项指标。以2010年、2015年和2020年三个时间节点分三阶段,南京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将分别达到24000元、36000元、55000元,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将分别达到15平方米、17平方米和19平方米,高等教育入学率将分别达到60%、65%和70%。从现在起到2010年,南京预计投入400亿元用于生态市建设12项工程的63个项目,2010年后将根据生态市建设进展情况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出安排。
“一核六片”区域禁止开发
南京市环保局局长严苏扬介绍,《规划》提出构建“四横两纵”的生态网架,是为应对城市与产业空间新一轮扩展而实施的区域生态安全措施,将引导和界定南京产业发展轴。这“四横两纵”包括老山-滁河东西向廊道、长江水生态廊道、云台山-青龙山东西向复合廊道,横山-双尖山东西向廊道、八百河、皂河-付家边林场南北向复合廊道、三桥连接线-固城湖岸线南北向廊道。生态网架控制长度约600公里,是市域范围内优先保护、限制开发的区域。同时,《规划》还确定生态网架的节点地区为“一核六片”生态源区,一核是紫金山,包括钟山南麓、北麓及其余脉富贵山、九华山、鸡笼山和玄武湖,六片包括北片芝麻岭、西片老山、东片青龙山和大连山、南片云台山、东南片东庐山和西南片牛首山、祖堂山,这“一核六片”的区域是绝对禁止开发的。
滨水地带严控房地产开发
目前,不少房地产开发商以“长江水”、“秦淮河”作为楼盘卖点,宣传楼盘依水而建,环境优越,今后这一卖点恐怕很难再被开发商拿出来叫卖了。《规划》中提出,滨江临水是南京自然环境中的一大优势,今后南京要重点建设长江滨江生态景观带,加强长江沿岸的水源地、自然湿地的保护和景观建设。据悉,2010年前,南京将实施并基本完成幕府山滨江大道和景观、水源保护带。《规划》中特别提出了将严格控制城市滨水地带的房地产开发建设,专项水系滨水景观,实施系列生态修复和影观提升工程。
老城居住区要接受生态改造
记者了解到,《规划》还对南京市社区生态内涵拿出了标准。2010年南京建成区将有80%以上社区成为绿色社区,居住区绿地率达到30%以上,清洁燃料使用率100%,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100%。对于包括秦淮区夫子庙商业区、鼓楼区山西路和湖南路商业区等在内的老城居住区,将增加绿色开敞空间,改善居住环境质量,同时保护和延续历史文化、维持古都风貌和空间格局,将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对于栖霞区、下关区的居住社区以及大厂扬子工业区内的社区,将重点加强绿色隔离带建设,营造居民区宁静清洁的生活环境。新建社区则要按照绿色建筑标准建设,使用环保材料、进行生态设计,提升小区生态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