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清大(左一)在指导员工养护古树
浙江园林网4月14日消息:木在这里生长,无数古树名木重获新生,碧绿的河水沿着人工河道在林间蜿蜒穿梭,碧春缘生态林艺园像一幅巨大的山木春色图,展现在常州的西北角,填补了我市西北方向几十平方公里范围内没有旅游景点的缺憾。
林木葱茏,初见成效的碧春缘占地约300亩,位于常州西北地区机场路12公里,由常州市红豆山庄休闲娱乐有限公司老总徐清大投资兴建,总投资5800万元,自2003年破土动工。
三年中,这片区域从当初低洼的河岗,改造成为道路宽阔,绿草如茵,河道逶迤,亭台楼阁相映成趣的景观,稀有名贵树木保护区、特种水产养殖区、休闲垂钓区、盆景艺术区等功能区景观初步显现。
大批古树名木成为碧春缘的“镇馆之宝”。全园的树木达几十万棵,其中包括古树名木近两千棵,身价几十万元、树龄数百年的古树在这里得到精心养护。记者看到,一棵巨大的“台湾相思树”,被栽种在园林的醒目处,其树龄至少达百年以上,树身已开裂为两半,中间的树身已朽空,但苍老的枝头却绿叶婆娑,显示出极其苍劲的精神力量。最老的一棵紫薇树龄达500多年。
推土机下抢救老树
然而,令人难以想像的是,这座规模庞大的生态园林中的大批珍稀名贵树木,竟有近半数来自于新北区的拆迁现场,好多古树名木是该园职工从推土机下抢救出来的。
据徐清大介绍,近年来,新北区加快大开发和城市化进程,拆迁规模相当大。在这一进程中,大批栽种多年的乡土树种和古树名木面临保护难题,有的甚至濒临毁损。在这种情况下,自小在三井乡土生土长、对树木怀有深情的徐清大坐不住了,他派出八支队伍近70人前往各个乡镇“抢救”树木。这些队伍在徐清大特意从夏溪等地专门请来的种树专家带领下,走村窜户,四处奔走,抢救了成千上万棵老树。
在魏村,他们发现一棵近百年的银杏树,按照规划,那里是一家化工厂的新厂区,此前曾有苗木贩子想把它转卖掉,但因挖掘难度大,成本太高而中途放弃,银杏树面临毁灭。徐清大闻讯后,连忙派人前往察看,最后出价5万元买下这棵树,并用专业手段把它移栽到碧春缘内。
徐清大说,每次在拆迁现场看到大树被毁,他心里都很难受。有一天深夜12点多钟,他忽然接到一个信息,在青龙发现一棵六七十年树龄的黄杨树,长在河边,而那条废弃的河道即将被推土机填埋。徐清大二话没说,拔腿就往青龙赶,他们打着手电筒察看树情,这棵无主树在别人眼里是草,在他的眼里却是宝。后来,这棵老黄杨也被“请”进了碧春缘。
迄今为止,碧春缘内的树木投资总计达1800多万元,拆迁收树投资近400万元。
徐清大的绿色梦想
碧春缘寄托着徐清大的绿色梦想。随着碧春缘的一步步建成,徐清大的梦想也在一步步放大。
徐清大最初的动机只是尽自己所能保护古树名木。但是,随着收养大批“古树名木”,他竟一发不可收,与树木结下不解之缘。
在许多人眼里,倒卖拆迁苗木是一个不错的商机。而徐清大却守着这棵“金元宝”不动心。遇到古树名木,他不惜重金收购,遇到苗木贩子不愿意收的树木,他也一概“收养”。三年来,他购进了几十万棵大树,却舍不得卖掉一棵。为了养护这些树木,他聘请了60多名工人和技术人员,每年的养护投入达150万元。
曾经搞过装潢、酷爱园艺的徐清大有一个梦想,把碧春缘建成集休闲、旅游、娱乐功能于一体,主要针对城市居民的城市绿色生态景观园。让碧春缘成为常州市西北角的一大景观亮点和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政府有关部门对碧春缘予以高度重视,农林局每年给予补贴,予以重点扶持。目前,碧春缘正在积极创建全国农业示范观光点,徐清大还打算将碧春缘建设成常州青少年植物教学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