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涨价发改委早有严规 外地游人为主的景点,调价听证应有外地人参与 去年五一黄金周全国各地旅游景点争相涨价就引起了国家发改委高度重视。国家发改委特地就景点门票价格作出专门规定,在这份名为《关于进一步规范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管理的通知》中规定:同一景点门票价格上调频率原则上不得低于三年,对以外地游人为主的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调整听证会要保证一定比例的外地消费者代表参加。
《通知》中指出,对海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重要的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的制定和调整要按照各地听证目录规定实行听证。门票价格决策听证应公开举行。要合理确定听证会代表的构成。听证代表中消费者代表一般不少于听证总代表人数的三分之一,对以外地游人为主的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调整听证会要保证一定比例的外地消费者代表参加。
《通知》还提出,同一景点门票价格上调频率原则上不低于三年。对一些地区门票价格调整频繁、价格过高、社会反响强烈的,发改委可建议纠正,或可在报请国务院批准后,暂停该地区门票价格调整。
此外,对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管理的游览参观点,对老年人、现役军人、未成年人及学生应适当优惠,对残疾人、儿童等实行免票。列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游览参观点,对大中小学学生集体参观实行免票。有条件的地区,对公益性城市休闲公园,可逐步实行免票开放。小磊
门票,景区发展的生存线? 市民专家质疑一片 “中山陵投入太大,质价严重背离,不提高门票价格势必影响南京的旅游收入。”昨日,有关部门抛出了这一观点后,立即遭到不少市民的质疑,其中有两个主流的观点很值得大家思考。
不发展旅游产业,光吃老本行不通 南京秦淮区某机关公务员陈先生从事经济工作,他说自己并不是旅游业的专家,但市场经济的规律在每行每业都是一样的。旅游业要赚钱靠的还是产业发展,就像一条河,河水再清也产生不了利润,需要让它产生效益,比如养鱼。中山陵景区也一样,光是收高额门票钱,靠历史遗址吃老本,那只是短期利益,只有依托景区,开发起附属产业,让游客觉得钱花得值,乐于在南京多盘桓几天,这才是做大南京旅游业的正道